师者.匠心|优秀班主任的带班小故事(一)
文章来源:上海市静安区业余大学微信公众账号 发布时间:2017.06.23 15:43 浏览次数:461 分享

在601号,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个点滴,用心聆听学生心底的声音,用爱滋养他们的心灵,陪伴他们每一个下课的天黑,他们视学生为最珍贵,他们是学生们心目中的爸爸、妈妈,亦或是哥哥,姐姐,他们在离青春之心最近的地方,守望、呵护,他们用成长的背影,看万千桃李尽放。他们就是静安业大中最可爱的人,优秀的班主任们!


优秀班主任

王家琳

(一)千人千面,艺术化管理学生

王家琳老师作为一名专职班主任,已经工作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问到王老师有啥秘诀时,她却谦虚地说:“做好班主任工作没有别的套路,就是两个字‘用心’。”当王老师接手物业专业后,发现学生的上课出勤率相对较低、班级纪律方面也有待提高。王老师没有退缩,而是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更新自己思路,多与学生交流沟通,针对问题用心思考、分析,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方法来管理班级日常工作。

(二)拳拳真心,为师莫高于博爱人

班主任工作如果只讲求方法,则无异于冷漠的机器。王老师工作这些年,始终记得她的学生曾和她说过:“王老师,我们是觉得你对我们好、像我们的朋友,所以亲近你,也愿意来上课。”这是对王家琳老师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她的鼓励。

王老师除了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关心他们的生活。她善于深入实际了解学生的情况,每接过一个班,她都将学生的名字、爱好和特征摸得清清楚楚并记录在册,就连学生的家庭状况也了如指掌。这样,做起工作来,也就能有的放矢,得心应手。

(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王老师始终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尽己所能,帮助学生完成他们的学业。年复一年,送走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但并不是学生毕业她就可以做甩手掌柜了。在学生毕业后,她仍然关心着他们的去向。她接手的13级物业、14级物业中分别有18、12人输送进开大本科。对于这些学生,她一方面经常和开大班主任张莉莉老师沟通,另一方面注重和学生的交流,询问他们的近况和本科学习的困难,关心、鼓励他们,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拿到本科文凭。


优秀班主任

张歆涵

一、注重沟通交流,明确工作方向

青年班主任张歆涵老师虽然带班时间不长,但作为年轻的班主任,她对自己班级的管理也有自己的一套方式,和班级同学相处得非常融洽。张老师带的16会计班学生普遍比较年轻,还有几名学生入学时刚满十八岁,在处理工学矛盾方面缺乏经验,思想波动大,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状态,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因此,在初期阶段,张老师就明确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的目标,坚持逐一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谈心,了解学习动机和学习需求以及课程反馈,及时发现学生负面情绪,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亦师亦友,在学生中人气颇高。

二、注重文化建设,组织学生活动

张老师能够理解并贯彻学校思政工作方针,自觉做好课外德育工作。她组建的核算学习小组,组织多项活动,如参观俞庆棠校长纪念室,英语学习交流,会计基础查漏补缺等,从一开始的帮助单科班学生顺利通过成人高考变为了一个全班性学习交流的渠道,大家自觉分享学习材料,督促同学完成作业,形成了良好的班级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在活动中滋养身心。2016年爱心捐款活动中,全班12名学生共捐款435元,并在之后热情参与爱心义卖活动。在她多次宣传下,班中学生对社团活动和学生会组织产生极大的兴趣且乐在其中。

三、注重自我提升,理论实践并重

张老师不仅利用各种机会向优秀班主任学习取经,且重视教育理论积累。入职初期,配合学校思政团队采访资深班主任,了解班级管理第一手资料,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带班以后,积极参加青年班主任培训,从新生导学到班级管理进行了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学习。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王老师和张老师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只是以真心、诚心守好学生在校期间的这“一段渠”,在这看似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正是这份用心让两位老师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供稿:唐旻华

美编:蒋峰岚

审核:唐旻华

上海市静安区业余大学

Copyright@2016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1293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2117号

学校地址: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601号 邮编:200040 联系电话:6255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