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6/16
6月16日,静安区业余大学举办“从专业思政到人人思政”师德主题论坛。党总支副书记沈燕华作主题讲话,政法组、专业组、思政工作组以及班主任代表上台发言交流课程思政经验案例,他们讲述了具有不同专业背景,身负不同岗位职责的教师如何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党建引领思政改革
为思想政治工作保驾护航
沈燕华副书记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主题发言,从5个方面谈思政改革总体思路和具体做法。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加强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侧滑查看更多照片
2.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通过提升教师政治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对青年教师思想引领和做好知识分子团结引领服务,引导广大教师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3.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通过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和创新思政教育形式,促进专业思想教育和学风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和感染力。
4.重视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通过严格课堂教学纪律、规范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管理和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以宣传思想工作的优异成绩为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和建设发展提供思想政治保证。
侧滑查看更多照片
5.落实党总支的主体责任
通过加强学校党的领导、加强党组织思想政治建设和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促进各方面提高认识、抓实落细、形成合力,全面推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
思政课教学活化载体
托起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翅膀
政治法律组的教师代表上台分享“如何上好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心得,带来了一场思政教学理论的思辨。
侧滑查看更多照片
黄峰老师“接地气”,回应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使学生有所触动,进而产生心理认同、逻辑认同、情感认同。朱漪老师高度重视将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融入教学,他严整教材、注重实践,年年有新知。胡加嗣老师将传统文化传承渗入思政教学,充分吸取中华传统的养分,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专业、思政融会贯通
让业大课堂持续涨粉
“思政课程”正在向“课程思政”转型。来自不同专业的4位老师,分享了他们的“转型”之路,思政课不再是思政老师的事。
张健老师敏锐地发现成人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迷茫,巧妙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岗、敬业”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宋斌老师以市场营销课程中的营销道德为落脚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诚信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责任。
许畅老师将思政理论转化为向日葵、鲤鱼等兼具传统文化和正面意义的具体事物,引导学生感受、认识、体会和实践道德之美与艺术之美。
宋其辉老师将学校的历史巧妙地与英语翻译课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终身教育,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思政团队重学生
奠定思政工作新高度
思政团队和班主任代表分别上台分享思政工作“上升”之路。
侧滑查看更多照片
思政团队坚持立德树人,围绕学校教育主阵地,在多个方面进行了许多新的探索和尝试,不断扩大学生活动影响力,树立了业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形象。
作为学生的“青春导航”、“人生灯塔”,班主任也在积极强化自身思想政治素养,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向学生传递正能量。
供稿:张歆涵
美编:蒋峰岚
审核:黄琼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