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的文房四宝【教学科研展示月启程】
文章来源:上海市静安区业余大学微信公众账号 发布时间:2017.12.15 10:19 浏览次数:1226 分享

2017/12


YO

听说你还在为论文发愁?

什么?

不知道怎么写?

就算写也是挤牙膏?



没关系

请跟随尤艳丽副校长

和教学科研部神奇的步伐

摩擦摩擦……


进入教学科研展示月首秀,聆听学术大咖对论文发表的经验分享以及详尽而专业的解读!

上C(qiu)刊(suo)?

主要看气质!


尤艳丽副校长主持


01

创新驱动,论文之真核

宋其辉老师扎根于社区教育十多年,平时工作中,他总是利用空余时间,收集资料、书籍,多年来,他一直思索如何通过跨学科来看社区教育中的问题。就在今年,他的论文在核心期刊上顺利发表了。

大咖说:“学术论文的专业性、创新性、论证性三方面将决定一篇论文是否被录用,其中创新是核心。季羡林先生说:‘德国人其智可及也,其笨(愚)不可及也。’学术论文需要循序渐进的步伐和认真严谨的态度。


02

持之以恒,论文之奥义

什么样的男人最迷人?

认真的男人,才是真男人!

就问你怕不怕?


教辅系列的程利老师今年成功发表了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论文,疯狂为程老师打call!作为教辅人员,发表论文难度颇大。此次程老师起了表率作用,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科研论文只要肯花时间,结果自然水到渠成。我校的科研氛围因教辅人员的加入而更出彩。

大咖说:“这不仅是自身努力的结果,更离不开教科部老师们的指导与学校提供的发表渠道。”


03

精益求精,论文之眼

朱漪教授是终身教育研究所的专职研究员,也是我校的学术大咖。朱老师长期从事思政研究,多年来无论教学还是其他事务多么繁忙,他始终笔耕不辍,每天坚持写作,少则五、六百字,多则一、两千字。近期,朱教授围绕习近平终身学习思想、习近平家庭思想研究、习近平精神思想等几个维度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发表了数篇学术论文,内容首屈一指,独树一帜,受到学界的认可。

大咖说:“我看书,就跟看电视一样的,都是一种生活方式,把学习当成生活,论文水平自然提高。”

看到这里

你是否应该放下手机

赶紧捧起一本书了?


04

力行而近乎仁,论文之关键

巾帼不让须眉。要说论文发表的行动派绝对是宋斌老师。她的区级终身教育课题《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的规范化研究》今年顺利结题并获得验收专家的好评。宋老师从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志愿者队伍建设问题出发,采用问卷,访谈,行动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形式,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建立和健全了志愿服务机制,通过科研改善工作。


大咖语:“实证研究方法的使用特别重要,同时还要注意伦理问题。”


教学科研部主任鲍国政老师对今年的科研工作进行了总结,通过各项科研数据,简要汇报了研究所工作情况。他表示,这次参与“教学研究特色成果交流”的老师覆盖了学校不同部门、不同专业、不同系列,体现了我校浓厚的科研氛围、扎实的学术研究基础和丰富的科研成果

小伙伴在认真翻阅教学科研成果



供稿:荣彬

美编:蒋峰岚

审核:宋其辉



上海市静安区业余大学

Copyright@2016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1293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2117号

学校地址: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601号 邮编:200040 联系电话:6255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