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党课征文】你,就在身边
文章来源:上海市静安区业余大学微信公众账号 发布时间:2018.07.27 16:39 浏览次数:478 分享

四月,是思念的季节,我思念你。也许在这个季节,思念你的不止我,毕竟,你教导过那么多名学生。

毕业已近二十年,却发现,这个四月,是思念你次数最多的时刻。或许是因为,你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再也无法回应我对你的呼唤。却又时常在一恍惚间,看到你的背影,听见你的声音,仿佛,你从未曾离开。

你曾经问过我,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十三四岁的我,对未来有无数的憧憬,爱憎分明,当时我的回答是:“反正不想做老师。”你诧异地问我为什么,语气不带责怪,只是充满着好奇。我咽下了冒到喉咙口的答案,只是摇了摇头。内心想的是,因为太累了,付出那么多,收获那么少,不值得。但偏偏人生就好像一场冒险,越是以为不可能的事,往往就成为了现实。现在的我,教龄已有十一年,每一次面对讲台下的学生,似乎就离你更近了一些,似乎就懂你更多一点。付出的多少,收获的多少,只有站在台上的那个人才最有体会。教与学产生的心灵碰撞,是最宝贵的所得,付出再多也甘之如饴。

在大学参加从入党积极分子转为预备党员的座谈会上,老师让我们谈谈入党动机是什么。我脑海里浮现出的是你带着我们一起为学校老师打扫自行车的身影,是你带着我们一群毛孩子去养老院为老人们表演节目的场景。自行车没见擦得多干净,倒是不小心把车油弄到了座垫上,你到处找清洁工具,总算在老师们下班前把车子都拾掇齐整了。说是去养老院表演节目,但其实大家也就参差不齐地吼了几嗓子,倒是你的高歌一曲赢得了最多的掌声。回想起这些,嘴角带着笑,眼角却含着泪。这时候再谈入党动机,我想,我大概只是想成为你这样的人吧。和你一样做一名党员,或许能离你再近一些。

得知你生病,和同学们一起去探望你。那天我们聊了很多,你告诉我们,儿子考上了市重点高中,平淡的语气下是掩不住的骄傲。但你谈的最多的,还是你的学生。你说起我们这个班,我们成为初中生的第一天,其实也是你站上讲台的第一天。同样都是青涩的面庞,同样都在适应新的环境,我们一起,把这三年变成了人生中最难忘的三年。你又说到最近带的那个班级,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鬼灵精怪,你得时时刻刻和他们斗智斗勇,即使有着多年的带班经验,也还是得不断地想新手段,只是希望他们回首初中三年,不留遗憾。那天我们聊了很久,分别的时候大家都依依不舍。你一一和我们道别,并叮嘱我们要好好工作。大家都带着回忆和笑容离开。当时我们并不知道你的病情已经如此严重,只以为是寻常的探望,以后还有无数次交谈的机会。谁知这一去,就成了见你的最后一面。

你离开地很突然,原本只是寻常的一天,班长在群里的一句留言却让全班同学惊呆了,“范老师走了。”感冒导致的并发症,让我们从此阴阳两隔。后来辗转得知,其实在前一年的常规体检中,你的X光片中已经看到了阴影,你却没有及时去医院复查。有同学说,你为什么不早点去检查,不然不会那么早走。算算时间,那一年应该是你带的班级即将中考,你或许只是不想在这重要的时刻,影响这班学生的学习。但这么简单的一个决定,却成为我们永远的遗憾。

最近在学校党总支的组织下,前去参观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主题展,整整两堵墙的留言签让人备受震撼。细细看来,其中出现最多的,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也让我不由地思考,初心究竟是什么?我在你这里找到了答案。坚定于职业,爱生、爱校;坚定于信仰,爱党、爱国。

思念你最好的方式,我想,莫过于把自己变成你。不同的时代,同样的初心,坚守、传承,把每一个你、我、他的梦想,汇聚成最璀璨的中国梦。



供稿:黄琼岚

美编:蒋峰岚

审核:黄琼岚



上海市静安区业余大学

Copyright@2016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1293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2117号

学校地址: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601号 邮编:200040 联系电话:6255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