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要闻】我校(开大静安分校)及多位教师获上海开放大学表彰
文章来源:上海市静安区业余大学微信公众账号 发布时间:2018.03.23 14:31 浏览次数:499 分享

 在上海开放大学在全系统范围内开展的2017年度评优工作中,我校(开大静安分校)根据《上海开放大学系统分校(教学点)先进集体与个人评优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组织申报,最终获得“教学管理工作先进集体”、“信息化与数字资源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学分银行工作先进集体”三项荣誉称号。学校副校长冯雁辉荣获“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称号、副书记沈燕华荣获“优秀学生思政工作者”称号、信息中心副主任曹俊捷荣获“优秀信息化与数字资源建设工作者”称号、社区教育工作部主任杨玉明荣获“优秀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者”称号。

一切为了学习者,为了一切学习者

2017年,静安分校积极参与总校组织的各项学生活动,并获得多位市开大领导的肯定。开大办公室在日常教学管理中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加强教学监控为手段,努力打造精品教育品牌,在总校的各次检查中均获好评。这些荣誉称号的获得是上海开放大学对我校一年以来的教学管理、思政管理、信息资源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的肯定,也是学校各部门共同努力的成果。


教学管理无捷径,质量师资两手抓

2017年,冯雁辉携手分校全体教师一步一个脚印以“深化转型,促进教育内涵建设”为目标,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体系,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机制保障。面对新设专业教学需求,他通过“引进”、“内培”和“外聘”,进一步从专业结构和资历结构方面完善了静安分校教师师资库,为提升教学质量奠定了人才基础。他牵头成立的质量监控小组参与到分校课堂教学、网上平台和教学研究全过程,使教学管理更加效率化、活性化。


师者立德为先,思政者育人有妙招

沈燕华着力破解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题,她是思政精神的传播者、思政队伍的引领者、思政活动的践行者和思政模式的探索者。她注重知行合一,以主题党日、党建带团建、微型党课,NIT青年教师社团等平台助力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她勤于思考,注重顶层设计,为思政队伍成长保驾护航。她不爱说教,将思政精神、传统文化融入丰富的学生活动之中,践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理念,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浸育和濡染。面对瓶颈,她探索“互联网+思政工作”新模式,多维融合,提升了思政工作在互联网新时代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信息平台筑地基,数字资源惠学生

曹俊捷作为老师带领学生参加了上海市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申报了学生创新研究项目,与全日制高校学子同台竞技,获优胜奖。作为科研工作者,他立足实际,敢于探索、实践,承担的课题和制作的微课作品都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作为信息实训中心管理者,牵头开发实现了多项校园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了分校信息系统使用效能。作为信息新技术工作室(NIT空间)日常运营管理者,他组织策划多项信息技术分享活动,引领学生和教师聚焦未来,拓展教学视野。

扎根社区勤思考,教育工作利终身

杨玉明对社区教育、学习型社会建设工作充满热情,在实践推进之余,她注重理论钻研,用理论研究提升实践水平,在区域养教结合管理模式、社区学习团队培育、管理和静安网校志愿者队伍建设等方面着力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和工作模式。她的上海市社区教育课程联合教研室《食全食美》建设工作和参与编撰的系列丛书《今天如何做长者》,充实了静安学习型城区建设的成果。两区合并之后,她迅速适应工作基础、工作模式的变化,推动学习型城区建设南北均衡发展。


四位老师在学校管理、思政、教学和研究工作中,以绣花般的耐心、细心和卓越心,让静安分校更有规范、有温度、有情怀,也更有魅力,相信分校会涌现出更多的奋进者,在新时代的春风吹里,写好终身教育“奋进之笔”,在校庆60周年的特殊时期,开启终身教育新征程!

在今后的工作中,开大静安分校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一切为了学习者,为了一切学习者”的办学宗旨,为努力办好适应社会需求的成人教育写好“奋进之笔”。



上海市静安区业余大学

Copyright@2016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1293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2117号

学校地址: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601号 邮编:200040 联系电话:62550900